近年來,蓬萊市緊緊圍繞質量強市總目標,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突出企業、動員全社會的質量工作思路,全面開展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目前,該市累計建有國家級品牌和標準化示范區11個,省級以上標準化試點項目9個,增強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質量支撐。本文由上海宏東轉載發布;本公司專業生產QW潛水排污泵,WQ潛水排污泵,WQP不銹鋼排污泵,ZW自吸排污泵等;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建長效機制夯實創建根基
讓質量成為核心競爭力,這是創建質量強市以來,蓬萊市上下形成的共識。“近年來,蓬萊市建立完善引領質量提升的長效工作機制,為創建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奠定了基礎。”蓬萊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程普明介紹。其中,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將質量強市創建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考核,市長親自掛帥質量強市和名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質量狀況進行評估,凝練了“誠信仙境,匠心蓬萊”的城市質量精神,增強了文化引領。
創建工作離不開頂層設計,更要夯實創建根基。為此,蓬萊市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爭取質量監管與監督抽查資金納入財政保障,年度預算占比財政收入0.14%,2017年度質量工作經費5058萬元,同比增長41%;同時,建立配合聯動機制,建立了31個部門聯動共建的工作機制,每年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不少于三次,分析評估質量形勢,研究部署創建措施,推動“四個質量”顯著提升。
建成2個國家級試點
立足城市定位和產業特點,按照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標準,蓬萊市強基礎、建標準、促發展,保障了質量提升。加強質量核心能力建設。全面優化檢驗檢測平臺資源,建成檢驗檢測機構12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家,實現食品、環境、機動車、建材、衛生疾病等檢驗項目全覆蓋。建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0項。現有體系認證證書432張,保障企業管理體系良好運行。
實施“標準化+”行動計劃。出臺蓬萊市全面推進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意見,打造“蓬萊標準”體系。標準化+農業,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建成蓬萊美麗鄉村、葡萄標準化、海洋水產養殖等4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制訂發布地方標準28項。標準化+旅游,編制三個地方性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建立涵蓋314項標準的體系框架。標準化+工業,起草《鑄石耐磨球閥》和《鑄石耐磨閘閥》兩項行業標準,填補國內鑄石行業相關標準的空白;15家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0項,19家企業產品采用國際標準證書。
培育9件中國馳名商標
多年來,蓬萊市始終將品牌培育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著力點來抓,堅持以名牌產品助推企業發展,以行業品牌引領產業升級,以區域品牌優化城市形象。
投入品牌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培育了9件中國馳名商標、6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1件山東省著名商標、44個山東名牌產品、8個山東省服務名牌單位、1個省長質量獎、2個煙臺市市長質量獎和1個山東省優質結構杯獎,“蓬萊造”的市場影響力逐年提升。
塑造區域品牌。依托全國海濱度假旅游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全國海岸葡萄酒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級蓬萊美麗鄉村綜合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及山東省優質葡萄酒產品生產基地和山東省優質造船及配套產品生產基地,不斷加大品牌的集成、提升、推介力度,逐步形成了海濱度假旅游、海岸葡萄酒、美麗鄉村和裝備制造四大區域品牌,成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該市新材料、海洋經濟等10個大項62個小項的項目列入煙臺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